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1年1月10日)請協助改善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擴充請求中找到。請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09年8月2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新疆歷史" — 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新疆歷史新疆歷史
史前新疆
史前新疆
先秦至秦代
烏孫
月氏
大宛
兩漢時期
西域三十六國
龜茲
焉耆
高昌(車師)
樓蘭
疏勒
于闐
漢朝
西域都護府/西域長史府
魏晉南北朝
十六國
前涼、前秦、後涼、北涼、高昌北涼
天山以北
敕勒、丁零
西域諸國
樓蘭、鄯善、車師、疏勒、焉耆、于闐、龜茲、烏孫、高昌、麴氏高昌等
隋唐五代兩宋
隋朝伊吾郡
唐朝(安西、北庭)
突厥
西突厥、葛邏祿、突騎施、拔悉密
吐蕃
九姓烏古斯·回鶻汗國
龜茲回鶻、高昌回鶻、喀喇汗國、東喀喇汗國、樣磨、仲雲
西遼
蒙古政權
元朝畏兀兒亦都護
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
東察合台汗國、吐魯番汗國、葉爾羌汗國
瓦剌、準噶爾汗國
明清
明朝哈密衛(哈密國)
清朝新疆
和卓、總統伊犁等處將軍、甘肅新疆省
哈密札薩克和碩親王
20世紀至今
中華民國
新疆省(新疆軍閥)
蘇聯入侵新疆
東突厥斯坦共和國
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東干斯坦
和闐伊斯蘭王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疆和平解放)、新疆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閱論編
新疆自古就有人類活動的跡象,為中亞諸多民族活動的場所。新疆最早的居民是屬塞種,後受漢人、突厥人及回鶻人壓力,只分布於中亞,其代表性民族是斯基泰人。他們發展出發達的游牧文化。公元前1世紀新疆,成為首個統治新疆的非本地勢力。及後漢朝和匈奴不斷爭奪新疆的統治權。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漢廷在龜茲建立西域都護府,使得今日新疆地區各國首次被被納入中原王朝的版圖。6世紀後,新疆人種和語言逐漸回鶻化。11世紀後,因為伊斯蘭教的傳播開始出現穆斯林民族;而11世紀後新疆開始伊斯蘭化後,經歷過一系列大大小小國家政權統治。18世紀中葉,當地的準噶爾汗國被清帝國征服,其故地被納入清朝領土並被重新命名為「新疆」。現在則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史前時代[編輯]
考古發現新疆的上古文明可能由塞種人創造,也是媒體中經常提及的西域印歐人。如《史記 大宛列傳》和《漢書 西域傳》中記載的樓蘭古國,早在公元前2世紀以前,樓蘭就是西域一個著名的「城廓之國」。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漢書·張騫傳》:「月氏已為匈奴所破,西擊塞王。塞王南走遠徙,月氏居其地。」斯基泰即古伊朗碑銘及希臘古文獻中所載Sacae(Sakas)。公元1世紀, 月氏迫使斯基泰向西南遷徙,跨過錫爾河,到達河中地區的粟特地方。
早期西域綠洲國家[編輯]
主條目:西域
•Kashgar是指疏勒:•Kuqa是指龜茲:•Karaxahr是指焉耆: Turfan:高昌(車師):•Hotan:于闐:•Shanshan是指樓蘭(鄯善)。
龜茲[編輯]
11世紀末,回鶻的黑汗王朝改宗伊斯蘭教,對西域諸佛國發起了曠日持久的「聖戰」。14世紀,改宗伊斯蘭的察合台汗禿忽魯帖木兒對龜茲的佛教教徒進行了殘酷的迫害,對佛教文化進行了毀滅性的破壞。佛教寺院廟宇被拆毀,佛像被搗毀,佛教經典文獻被焚燒,佛教教徒被屠殺,具有千餘年歷史的龜茲佛教文化被破壞殆盡。當地佛教僧侶或被迫接受伊斯蘭教,或逃往異國他鄉,或抗拒被殺。
樓蘭(鄯善)[編輯]
早在前2世紀以前,樓蘭就是西域一個著名的「城廓之國」。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前77年,漢朝使者傅介子刺殺樓蘭王常歸,改立其親漢弟弟尉屠耆為王,改國號鄯善。
于闐[編輯]
于闐地處塔里木盆地南沿,東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車、疏勒,盛時領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豐等縣市,都西城(今和田縣約特干遺址)。
車師(高昌)[編輯]
車師,古代中亞東部西域城郭諸國之一。國都交河(今中國新疆吐魯番西北)。東南通往敦煌,向南通往樓蘭、鄯善,向西通往焉耆,西北通往烏孫,東北通往匈奴,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商站。從考古發掘上來看,國人操突厥語系Oguz(烏古斯)語支。古代車師人的種族還未完全研究清楚,頭骨上顯示高加索人種與蒙古人種的特徵(來源請求,「高加索人種」「蒙古人種」均為19世紀哥廷根歷史學派的種族主義分類法)。有人說他們也是鐵勒。
高昌,位於今日的新疆吐魯番地區,是古時西域交通樞紐。公元5世紀中葉至7世紀中葉,在這個狹窄的吐魯番盆地中,曾先後出現四個獨立王國,分別是闞氏高昌、張氏高昌、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唐貞觀二年(628年),著名高僧玄奘曾途經高昌。唐貞觀十三年(640年),設高昌縣。到840年漠北回鶻國崩,一部份回鶻人佔據高昌建國,即高昌回鶻。
焉耆[編輯]
焉耆又稱烏夷、阿耆尼,新疆塔里木盆地東北部古國,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焉耆回族自治縣附近。
疏勒[編輯]
疏勒,古代西域綠洲國家-疏勒王國之地。古代居民屬印歐種,似操印歐語系語言,自9、10世紀,人種和語言逐漸回鶻化。
其他國家[編輯]
康居,古代生活在中亞地區(包括新疆西部)的游牧民族,活動範圍主要在今哈薩克斯坦南部及錫爾河中下游。公元前2世紀,控弦者八九萬人;前1世紀末年,人口達六十萬,擁有軍隊十二萬,以卑闐城為中心(今塔什干或奇姆肯特)。和所有游牧民族一樣,康居人隨季節的變化而遷徙。冬季他們南下於錫爾河一帶,夏季北上至「蕃內」,兩地相距數千里之遙。他們是伊朗人種。康居本身是突厥與斯基泰人的一聯盟,現在愈來愈多人認為他們與蒙古時期的康里人有關,他們也成為哈薩克汗國大玉茲的主體。他們與烏孫構成聯盟,是哈薩克人的重要族源。
月氏,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世紀住在北亞,並經常與匈奴發生衝突,其後西遷至中亞。
漢與匈奴爭奪[編輯]
主條目:漢匈戰爭
前209年,匈奴冒頓單于即位,爾後統一漠北,殲滅河西的月氏,賓服西域三十六國,進軍中原。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決心聯合西域各國,夾擊匈奴,遂使張騫出使西域,前後兩次,皆為匈奴所虜,竟得脫。前115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歸來。此後漢朝與西域之間連接起了絲綢之路。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漢廷在龜茲建立西域都護府,使得今日新疆地區各國首次在名義上處於中原王朝的附屬國的地位,但維持不久。
烏孫,西漢時由游牧民族烏孫在西域建立了行國,位於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流域,立國君主是獵驕靡。前蘇聯學者認為烏孫文化是塞人(Saka,即薩迦或塞克,斯基泰人)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並稱塞-烏孫文化,烏孫文化時期是前300年-300年。中國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學者推斷在先秦時期烏孫自號「昆」,是一個古老的西戎部落,操突厥語,春秋戰國時代與月氏遊牧於河西走廊。首領稱為「昆莫」或「昆彌」。
東漢曾設置西域都護府,統治西域諸國,直到公元75年,之後曾在91年到107年間短暫復置。
諸國爭鬥時代[編輯]
4世紀初,西晉因來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而覆滅,歷史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此間在中國西北部建立了一個又一個的不同民族的國家,包括前涼、前秦、北涼、後涼和西涼。這些政權都試圖保持對新疆諸藩的控制。最終鮮卑的北魏重新統一中國北方,控制了今天新疆東南的一部分。疏勒、于闐、龜茲和且末等政權控制了西部,而中央吐魯番附近則被北涼的延續者高昌所統治。
突厥崛起[編輯]
突厥汗國初期的疆域圖
5世紀末,吐谷渾和柔然開始分別侵入新疆南部和北部,中原政權(北朝)逐漸喪失對此地的控制。從6世紀開始,突厥在阿爾泰山地區崛起,數年間擊敗柔然,建立了西至裏海、東抵大興安嶺、橫亙中亞的突厥汗國。583年突厥分裂為東西二部,新疆屬西突厥。
隋煬帝大業四年(608年),由楊廣親自率領的隋軍在打敗了連年入侵的吐谷渾之後,控制了今日的新疆東南部。開始之後中原王朝經營西域。
唐帝國統治時代[編輯]
主條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龜茲、吐蕃、高昌、女國、石國遣使朝貢。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派遣昆丘道副大總管郭孝恪討伐龜茲,破都城,郭孝恪自留守,龜茲國相那利率眾遁逃。那利等率眾萬餘,與城內降胡表裡為應攻郭孝恪。郭孝恪中流矢死,將軍曹繼叔收復都城。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設安西都護府,撫寧西域,統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國。安西都護府治所,在龜茲國城內,管戍兵二萬四千人。
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唐軍佔領高昌,於該地置西州,又於可汗浮圖城(今吉木薩爾)設庭州;同年在高昌設安西都護府,後遷至庫車,改置為安西大都護府。在之後的二十年間,唐軍發動了對西突厥的一系列遠征,在657年西突厥徹底投降,670年安西四鎮被吐蕃攻佔,693年武周再次佔領。702年在庭州設置北庭都護府,後又升為北庭大都護府,管理天山北麓及新疆東部地區的軍政事務,而安西大都護府管理天山南部和蔥嶺以西的廣大地區。唐玄宗開元年間,曾在兩大都護府之上設磧西節度使,是當時全國八大節度使之一。非漢民聚居區,則設置羈縻府州。同時,還在龜茲、于闐、疏勒、碎葉(一度是焉耆)設軍事建制,史稱安西四鎮。
唐高宗麟德四年(667年)吐蕃陷白州等一十八州,又陷龜茲撥換城。唐朝罷安西四鎮。上元中(675年)龜茲王白素稽獻銀頗羅、名馬。
吐蕃入侵和回紇汗國[編輯]
8世紀中葉安史之亂發生時,吐蕃再次在之後的三十年內逐步控制了天山山脈南部的和河西走廊的廣大地區,甚至在763年攻占並洗劫了唐朝京城長安。同時,回紇人改族稱為回鶻,之後回鶻人控制漠北漠南甚至到中亞的廣大地區,包括新疆北部。9世紀中葉後,吐蕃和回鶻都衰落下來,這一地區進入混戰時期。
回鶻西遷時期[編輯]
主條目:喀喇汗國和高昌回鶻
黑汗王國
9世紀之後的中原王朝無暇顧及西域,西域出現了幾個國家並列存在的局面。其中主要有高昌、黑汗王朝和于闐等地方政權。于闐是古老的塞人居地。唐亡後,于闐尉遲王族執政,與中原地區往來密切,因曾受過唐朝冊封而自稱李姓。
宋朝咸平四年(1001年)、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六年、天禧元年(1017年)、四年、天聖二年(1024年)、七年、九年、景祐四年(1037年)、熙寧四年(1071年)、五年、紹聖三年(1096年),龜茲前後遣使朝貢十二次。
黑汗王朝在10世紀和11世紀控制今日的新疆西部,在中文的記載中,黑汗王朝是起源於中亞,有一個首都在喀什;起源於中亞的黑汗王朝雖然是操突厥語的民族建立的第一個穆斯林王朝,但力圖保存東方王朝的特色,特別是強調與中原的傳統聯繫。在諸大汗稱號中,在諸汗鑄造的錢幣上,經常有「桃花石·卜格拉汗」、「秦之王」、「秦與東方之王」等稱號。桃花石和秦都是中亞地區對中國的稱呼。喀什噶爾人馬合木的《突厥語辭典》以及中世紀阿拉伯、波斯文獻有多處記載,明確地把黑汗王朝東部疏勒所在的喀什噶爾地區與宋(摩秦)、契丹並列,認為三者地緣文化相近。黑汗王朝也有與高昌回鶻(維吾爾人的重要源頭)作戰,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語大詞典,有詩把回鶻人說成是最兇惡的異教徒,也因曾支持于闐,兩國開戰。黑汗王朝後期,阿拉伯字母代替了新疆原住民的回鶻文字母。回鶻的黑汗王朝改宗伊斯蘭教,對西域諸佛國發起了曠日持久的「聖戰」。
回鶻人(今日維吾爾人之祖先之一)住在今日新疆中部高昌一帶(應是漢籍中的西州,即高昌回鶻),信仰佛教,並未指明與疏勒的黑汗王朝的關係。
西遼[編輯]
1123年,遼朝皇族耶律大石躲避金朝軍隊追擊,從華北西遷至中亞和新疆,建立西遼政權,以中國自居,統治今日新疆地區八十多年。後擴張到中亞,首都虎思斡魯朵(吉爾吉斯托克瑪克附近的布拉納城),一時成為中亞強國。西遼上層使用漢語和契丹語,宗教信仰比較自由,各種宗教都有流行,如佛教、薩滿教、伊斯蘭教、摩尼教和景教等。景教在錫爾河以北流行,猶太教徒主要活動於撒馬爾罕。屬國的宗教文化,特別是伊斯蘭文化,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比較好的尊重。但已不是唯我獨尊,因此出現了阿赫馬德·阿薩維的改革運動,爭取突厥人入教。1992年在吉爾吉斯坦出土的西遼錢幣也使用阿拉伯文。
窩闊台和察合台系汗國[編輯]
主條目: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和葉爾羌汗國
13世紀上半葉至14世紀初時,新疆的天山以北地區大部分屬於蒙古窩闊台汗國。今伊犁河流域曾設置阿里麻里(阿力麻里)行省,但不久就併入察合台汗國。阿姆河南岸曾設立行省,後併入伊兒汗國。今烏魯木齊一帶曾設置別失八里行省,後一度被察合台汗國占據,後期重新成為蒙古人建立的中原王朝元朝的轄地。14世紀,改宗伊斯蘭的東察合台汗禿忽魯帖木兒對龜茲的佛教教徒進行了殘酷的迫害,對佛教文化進行了毀滅性的破壞。佛教寺院廟宇被拆毀,佛像被搗毀,佛教經典文獻被焚燒,佛教教徒被屠殺,具有千餘年歷史的龜茲佛教文化被破壞殆盡。當地佛教僧侶或被迫接受伊斯蘭教,或逃往異國他鄉,或抗拒被殺。
葉爾羌汗國是由東察合台汗國汗速檀阿黑麻之子蘇丹賽德在1514年於原察合台汗國的舊地上創立的一個國家,可認為是東察合台汗國的延續。至1680年成為準噶爾汗國的附屬國,在17世紀末策妄阿拉布坦時期消亡。
準噶爾汗國[編輯]
清軍攻佔伊犁
明朝初年為防範漠北的韃靼和瓦剌勢力於哈密等地區設置衛所;16世紀中葉,吐魯番部強大,1472年,哈密等衛所一度被吐魯番攻破,諸衛內遷,後復,1514年再度被併。15世紀後半期後,西北諸衛全部喪失,明朝最後放棄哈密衛,退守嘉峪關。
17世紀,準噶爾(蒙古的一支)以伊犁為基地建立龐大的游牧帝國,即準噶爾汗國。
1697年,經過激烈的戰爭後,清軍聯合策妄阿拉布坦擊敗了準噶爾汗國大汗噶爾丹,立其為新準噶爾大汗,控制了新疆東部。隨後將天山南路(回部)置於直接統治之下。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之子噶爾丹策零即位,1745年因瘟疫爆發染病而終。其次子策妄多爾濟那木扎爾遂即位,但因不善執政使得準噶爾國內動亂。噶爾丹策零長子喇嘛達爾扎1750年殺弟奪權,眾人亦不服。達瓦齊遂於1753年奪權並任至1755年,期間與其手下策妄阿拉布坦外孫阿睦爾撒納反目。1755年,阿睦爾撒納降於清廷,攻占固勒扎,大破達瓦齊。阿睦爾撒納自命準噶爾大汗,並求助於俄國,圖謀恢復獨立。
阿帕克和卓掌握葉爾羌汗國的實際權力,此家族影響力一直延續到1759年。
大清帝國時代[編輯]
主條目:清朝治疆歷史和甘肅新疆省
1755年,清朝軍隊在兆惠、阿桂等將領指揮下滅準噶爾,三年後又消滅阿睦爾撒納勢力,西域底定。乾隆帝把這片土地命名為「新疆」,取名為新闢疆土,出自1760年乾隆帝給陝甘總督楊應琚的諭令:「新辟疆土如伊犁一帶,距內地遠,一切事宜難以遙制[1]。」
清軍在葉爾羌與大小和卓交戰
1759年,清朝平定回部的大小和卓之亂,採用伯克制和軍府制,開始統治南疆。其後大和卓之孫和卓玉素普、張格爾等數次回國叛亂。回部之前在準噶爾暴力統治之下。而準噶爾部的滅亡也導致新疆及中亞部分(吉爾吉斯斯坦全部,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部分,哈薩克斯坦東部)完全伊斯蘭化。之前此區域統治民族準噶爾部蒙古全民信奉藏傳佛教。1762年,清朝在伊犁設立伊犁將軍,統一行使對天山南北各地的軍政管轄。並調遣東三省的錫伯營、索倫營與蒙古察哈爾八旗和厄魯特營屯駐。
1826年大和卓之孫張格爾依附英國叛亂,後被擒至北京處死。
1862年至1873年,同治回亂(陝甘回變),在中國陝西、甘肅爆發的一次境內的回族對漢族之間的仇殺。它維持了十年多,波及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等地區,最後被以漢人湘軍為主的清朝軍隊鎮壓。而同治回亂的很多穆斯林首領也退到新疆,或借道新疆逃往俄羅斯帝國。
與此同時,19世紀中葉,俄羅斯帝國威脅清朝的整個北部邊境。1864年的塔城條約將新疆西北部巴爾喀什湖以南大片土地割讓給俄國,這些土地現在分別屬於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1864年,新疆庫車發生叛亂,隨後蔓延到喀什噶爾、伊犁、塔城。1865年春,鄰國浩罕汗國的塔吉克人阿古柏從喀什進入新疆,扶持布素魯克建立哲德沙爾汗國。1867年,阿古柏將「哲德沙爾汗國」改稱「洪福汗國」,自命為汗,攻占庫車、庫爾勒,佔領天山以南的南疆,介入英俄的大博弈,得到英俄兩國支持。隨著阿古柏的擴張,大批烏孜別克族人進入新疆,成為今天新疆一個重要的少數民族之一。而南疆的傳統民族維吾爾族也進入北疆,成為全新疆的主要民族之一,在此前蒙古族在北疆自元朝來一直佔據主要民族的地位。
1871年,俄國侵占包括伊犁城(伊寧市)在內的伊犁河谷,當時清朝在新疆只剩下塔城、哈密等少數據點。
1875年,清朝陝甘總督左宗棠就任欽差大臣,督辦新疆事務。到1877年底,清軍陸續收復了中亞浩罕汗國阿古柏侵占了多年的天山南北,史稱「清軍收復新疆之戰」。1881年,清政府收復被俄國占領長達11年之久的伊犁地區。1884年(光緒十年)11月19日,清政府頒發上諭,任命劉錦棠為新疆巡撫,魏光燾為新疆布政使,標誌著新疆省的正式建立。新疆省,實行與中國本部18省一樣的行政制度,由巡撫統管全疆各項軍政事務,新疆政治中心由伊犁移至迪化(今烏魯木齊)。[2]
中華民國[編輯]
主條目:新疆省 (中華民國)和新疆省 (盛世才)
參見:袁大化、楊增新、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盛世才和三區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後清朝被中華民國取代,革命黨人湖南人劉先俊等在伊犁策動起義,殺了滿人將軍志銳,成立伊犂臨時軍政府。新疆巡撫袁大化電奏清廷保阿克蘇道尹楊增新為新疆都督,自己逃離新疆。楊增新在1912年和軍政府議和,逐漸取得全疆控制,臣服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後為中華帝國皇帝)。革命黨人或被殺死,或回到內地。同年在俄羅斯帝國的支持下外蒙古宣布獨立,庫倫政府派兵攻打新疆阿爾泰被楊增新派軍擊敗。在楊控制新疆的十六年中,發展生產,新疆人民生活得以改善。
1928年6月,黃埔陸軍軍官學校校長兼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北伐勝利,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設置「中華民國新疆省」,7月1日楊增新自行就任新疆省政府主席兼總司令,7月7日被刺身亡。11月17日省政務廳長金樹仁被南京國民政府任命為新疆省政府主席。1930年代初,和加尼牙孜等人在首先哈密發動暴動,新疆各處起義迭起。
1931年8月11日,富蘊縣發生8級地震,造成10000人死亡。
1933年西北軍閥馬仲英進入新疆,攻打迪化,被新疆督辦公署參謀長盛世才擊敗。同年4月12日在一些不滿金樹仁的軍官利用白俄歸化軍士兵政變,盛世才入主省政府,掌握了全省軍政大權。金樹仁取道蘇聯逃往天津。
集會中的穆罕默德·伊敏(前排穿黑衣者)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末,在英國的支持下,和闐人沙比提大毛拉、穆罕默德·伊敏等在疏附成立「東土耳其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次年初被馬仲英所部擊潰。
盛世才前期依靠蘇聯支持鞏固政權,還邀請中共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等人到新疆工作。後期和中共決裂,1943年在新疆殺死了共產黨人。在整個抗戰期間,新疆相對獨立,是抗戰的大後方。盛世才還派軍支持了綏遠抗戰等戰役。
1944年,在蘇聯政府的支持下,新疆再次爆發反對中國國民黨統治新疆的「三區革命」(「三區」是指當時新疆的伊犁、塔城和阿勒泰三個地區),並再度打出「東突厥斯坦」的旗號。1944年9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兼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將盛世才調到南京,派吳忠信任新疆省長,並命令馬步芳派一個軍的騎兵駐紮在新疆各地,對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的活動進行鎮壓。
1949年,第二次國共內戰末期,在彭德懷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8月26日占領蘭州繼而占領甘肅全境之後,中華民國國軍在新疆的軍政長官陶峙岳、包爾漢等宣布脫離廣州的中華民國政府。期間已經投向中國共產黨一邊的張治中在中斡旋,而中共方面的談判代表是鄧力群。9月25日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在王震將軍率領下進入迪化,新疆易手中共,中華民國的統治結束。[3]
中華人民共和國[編輯]
主條目:新疆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1950年代,隨著大量解放軍開墾新疆,解放軍將領王震申請中共中央組織婦女進疆,7千多名湖南年輕女性被政府安排遠赴新疆天山一帶與幹部及男兵組成家庭[4][5]。1955年之後,由於支邊青年和知識青年大規模進入新疆,中共中央軍委的計劃實際停止實施,新疆組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6]。
1997年,新疆發生伊寧二·五事件。
2007年以來,中國境內的恐怖主義事件明顯增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生多次發生恐怖性質的襲警、爆炸案件,包括2008年的喀什襲擊事件、庫車爆炸案和2011年的和田7·18事件、喀什襲擊事件等。
2010年代,自2014年烏魯木齊火車南站襲擊案件發生之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下令興建新疆再教育營[7]。2017年初開始,多家西方媒體報道稱新疆當局已投入100萬左右的人到「再教育營」進行封閉式國民教育和職業培訓[8][9][10][11]。一些國際人權組織也宣稱中國「拘留」上百萬人到「再教育營」[12][13][14][15],但是中國政府公開反駁了外界對於中國新疆社會政策的指控。[16][17]。
歐美西方國家指控中國的新疆再教育營中存在語言及文化清洗[18][19],報道稱再教育營破壞了維吾爾族等民族的伊斯蘭信仰[20],強迫他們唱紅歌、吃豬肉、喝酒[21][22][23][24][25],拒絕照做的人會被罰禁食、坐老虎凳以及不讓睡覺等[26][27][28]。據報道,再教育營內還發生了強制分離孩童父母等行爲[29][30],一些婦女表示曾被迫接受絕育手術、否則就會被送到集中營,有學者形容其為「人口滅絕」或「種族滅絕」[31][32][33][34][35]。而伊斯蘭國家普遍反對歐美媒體的說法,例如伊斯蘭合作組織(Organis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成員國當中,沒有一個國家公開指責中國迫害穆斯林。[36][37]該組織有57個成員國,而且是「穆斯林世界的集體聲音」。該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在通過的保護穆斯林權益的決議案中,對中國邀請大會秘書處前往訪問表示歡迎,同時「稱讚中華人民共和國照顧本國穆斯林公民的努力」,並期待與中國進一步合作。[38]成員國內批評媒體試圖「在新疆問題上危言聳聽」。[39][38]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連線專訪。當被問及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以「新疆存在種族滅絕」為由不派官方代表出席北京冬奧會時,伊姆蘭·汗表示,那裡和西方媒體描述的完全不同。[40]2019年,有包括多個伊斯蘭國家在內的37國致信聯合國,明確支持中國的新疆政策。[41][42][43]
2022年8月31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發表《評估新疆狀況的報告》,指新疆有嚴重侵犯人權情況,並認為虐待維吾爾族的指控可信[44][45][46]。報告指出,中國對維吾爾族和穆斯林的待遇可能構成危害人類罪。報告的結論是,該省「發生了嚴重的侵犯人權行為」,報告將其歸因於中國針對維吾爾穆斯林和其他穆斯林少數群體的「反恐和反極端主義戰略的應用」。報告也顯示,「關於酷刑或虐待模式的指控,包括強迫醫療和惡劣的拘留條件,是可信的,對個別性暴力和基於性別的暴力事件的指控也是可信的」[47][48]。聯合國人權辦公室也在報告中提出的建議,中國政府應迅速採取「釋放所有被任意監禁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或任何其它拘留中心的個人」,以及提供確切的位置和下落給拘留者的家屬知道,並幫助建立「安全的溝通渠道」,讓其家人團聚。報告也建議,中國政府應廢除任何不符合國際標準的法律,迅速調查關於在拘留營地和其他拘留設施中侵犯人權的指控,包括關於酷刑、性暴力、虐待、強迫醫療以及強迫勞動和死亡報告的指控[49]。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反對此任人權高辦專員,並稱期待新任人權高級專員沃爾克·特克。[44]海外團體有人對報告發表感到欣慰;有人則對報告做得不夠深入,沒有上升種族滅絕感到失望。[50]
參考文獻[編輯]
^ 從「斌靜案」看清代駐疆官員與新疆的穩定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04-20.
^ 杜繼東. 清末新疆建省研究综述. [2009-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4) (中文(簡體)).
^ 謝德銘. 陶峙岳与酒泉起义. 責任編輯:張慧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1-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4) (簡體中文).
^ 王穎;石彤. 新疆支边妇女寻求“解放”的进疆选择 The Determination of Moving into Xinjiang for Those Women Who Support the Border Regions and Pursue for Liberation. 中華女子學院學報. 2014, (第4期): 84–88.
^ 戴安林. 王震与八千湘女上天山. 文史春秋. 2016, (第9期): 49–54.
^ 姚勇. 《20世纪50年代女兵进疆与新疆稳定》. 新疆社會科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 新疆社會科學院). 2011, (2011年第4期): 148–151. ISSN 1009-5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1) (簡體中文).
^ 纽约时报:中共文件显示习近平主导新疆镇压. 美國之音(中文). 2019-11-17 [2020-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7).
^ 新疆再教育营关人或近百万 警察抓人有指标. 美國之音中文. [2018年5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8).
^ 中国如何对少数民族进行“教育转化”. www.cn.nytimes.com. [2018年5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6).
^ 美智库: 新疆严控手段与德国纳粹如出一辙. www.cn.nytimes.com. [2018年7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1).
^ 新疆“改造营”关押超百万 强迫放弃信仰. chinaaid.net. [2018年5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7月28日).
^ 联合国称有100万维吾尔人关进政治营中. BBC新網. [2018年8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0).
^ U.N. Panel Confronts China Over Reports That It Holds a Million Uighurs in Camps. 紐約時報. [2018年8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1).
^ U.N. says it has credible reports that China holds million Uighurs in secret camps. 路透社. [2018年8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0).
^ 联合国:可信报告揭示中国秘密关押上百万维吾尔人. rfi.fr. [2018年8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1).
^ 联合国对新疆再教育营“深表关注”. www.dw.com. [2018年8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2).
^ 新疆“再教育营”受到赞扬不断 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坚持宗教中国化. www.cn.rfi.fr. [2018-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3).
^ “去除思想上的病毒”:中国对新疆穆斯林的镇压行动. 人權觀察. 2018-09-09 [202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4) (中文).
^ 美专家:中国在新疆进行文化灭绝. 自由亞洲電台. [202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4) (中文).
^ 新疆“改造营”关押超百万 放弃信仰. 對華援助協會. [2018-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8) (中文).
^ “我们被强迫吃猪肉、唱红歌”. 德國之聲. [202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4) (中文).
^ 猪年春节:新疆有穆斯林被强迫过春节吃猪肉?.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19-02-06 [202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4) (中文).
^ 常新. 新疆學校開「吃豬肉」課漢化維族師生 杜絕維語強推漢語教育. 《寒冬》. 2020-04-15 [202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4) (中文(臺灣)).
^ 深度访谈:新疆“再教育营”的虚与实. 多維新聞. [202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4).
^ 踐踏宗教信仰 中國逼穆斯林吃豬肉喝酒. 新頭殼. [2018-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20) (中文).
^ 《图片报》:再教育营暴露了共产党对维族人的恐惧.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18-10-23 [202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4) (中文(中國大陸)).
^ 中国拘押穆斯林升级“再教育”营扩张. 自由亞洲電台. [2018-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1).
^ 新疆伊犁被羁押者每次仅睡两小时 官威胁获释者披露内情将灭家族. 對華援助協會.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06) (中文).
^ 新疆维吾尔人:“中国,我的孩子在哪里?”. 英國廣播公司. 2019-07-05 [2019-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4) (中文).
^ Samuel, Sigal. China's Jaw-Dropping Family Separation Policy. 《大西洋》(The Atlantic). 2018-09-04 [202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4) (美國英語).
^ 专访:北京透过强制绝育对维吾尔人进行「人口灭绝」. 德國之聲. [202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4) (中文).
^ Ivan Watson, Rebecca Wright and Ben Westcott. Xinjiang government confirms huge birth rate drop but denies forced sterilization of women.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202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3) (英語).
^ Adrian Zenz. Sterilizations, IUDs, and Mandatory Birth Control: The CCP's Campaign to Suppress Uyghur Birthrates in Xinjiang. The Jamestown Foundation. [202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0) (美國英語).
^ 中国“强制新疆维族妇女节育绝育”:敏感话题的七个关键看点. 英國廣播公司. 2020-06-30 [202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4) (中文).
^ 研究报告指中国强迫维吾尔人做绝育手术.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20-06-30 [202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4) (中文).
^ 为何穆斯林国家不愿护卫中国穆斯林?. Human Rights Watch. 2018-11-08 [2022-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7) (中文(簡體)).
^ Welle (www.dw.com), Deutsche. 专访:中国迫害维吾尔人 伊斯兰国家为何沉默 | DW | 06.12.2019. DW.COM. [2022-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7) (中文(中國大陸)).
^ 38.0 38.1 批评中国新疆政策的伊斯兰国家被迫转变立场. 美國之音. [2022-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8) (中文).
^ 巴基斯坦总理谈新疆问题指责西方“虚伪”:历史与现实因素. BBC News 中文. [2022-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中文(簡體)).
^ 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新疆并非西媒描述的那样. world.huanqiu.com. [2022-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1).
^ sina_mobile. 37国联合支持中国新疆治理 有不少还是伊斯兰国家. news.sina.cn. 2019-07-14 [2022-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7).
^ 37国联合支持中国新疆治理,这才是正义!_新华报业网. www.xhby.net. [2022-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7).
^ 多維新聞. 37国驳斥西方指责力挺新疆政策 北京回应|多维新闻|中国. 多維新聞. 2019-07-15 [2022-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7) (中文(簡體)).
^ 44.0 44.1 楊中文. 巴切萊特離任前最後一刻發表新疆人權報告 中國再次表明反對. 香港01. 2022-09-01 [2022-09-01].
^ U.N. Says China May Have Committed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in Xinjiang. www.nytimes.com. 2022-08-31 [2022-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1).
^ OHCHR Assessment of human rights concerns in the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DF).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office. 2022-08-31 [2022-08-3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9-07).
^ China’s treatment of Uyghurs may be crime against humanity, says UN human rights chief. the Guardian. 2022-08-31 [2022-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1) (英語).
^ CNN, Jorge Engels. China may have committed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in Xinjiang, UN report finds. CNN. [2022-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3).
^ China responsible for ‘serious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in Xinjiang province: UN human rights report. UN News. 2022-08-31 [2022-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1) (英語).
^ 海外维吾尔人对联合国新疆人权报告反应不一. 美國之音. [2022-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2) (中文).
閱論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省級行政區歷史直轄市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慶
省
河北
山西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海南
四川
貴州
雲南
陝西
甘肅
青海
臺灣
自治區
內蒙古
廣西
西藏
寧夏
新疆
特別行政區
香港
澳門
註:臺灣地區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統治範圍內,參見中華民國歷史、台灣歷史、臺灣問題與臺海現狀。
閱論編新疆專題烏魯木齊 (首府)歷史
史前時代
西域諸國
樓蘭
月氏
疏勒
龜茲
焉耆
高昌
于闐
漢匈戰爭
張騫通西域
絲綢之路
西域都護府
突厥興起
嚈噠
吐谷渾
柔然
西突厥
回紇
唐滅東西突厥
唐朝
安西都護府
北庭都護府
安西四鎮
安史之亂
吐蕃入侵
回鶻汗國
喀喇汗王朝
高昌回鶻
新疆的伊斯蘭化
西遼
金滅遼之戰
卡特萬之戰
蒙古攻西遼之戰
蒙古帝國
窩闊台汗國
察合台汗國
葉爾羌汗國
準噶爾蒙古
俺答汗征瓦剌
信奉藏傳佛教
噶爾丹奪權
征葉爾羌汗國
征哈薩克汗國
清滅準噶爾
清代新疆
伯克制
軍府制
伊犁將軍
總理回疆事務參贊大臣
平定準部
平定回部
塔蘭奇移民
同治回變
阿古柏與畢杜勒特汗國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
伊犁危機
英俄博弈
海防與塞防之爭
新疆建省
中華民國時期
伊犂臨時軍政府
阿勒泰戰爭
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盛世才
東干斯坦
東突厥斯坦共和國
新疆省政府辦事處
新疆省
伊寧事變
歸化蘇聯
新疆和平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新疆省
蘇僑問題
伊塔事件
建設兵團
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
民族衝突
再教育營
反應
種族滅絕指控
人文
地域劃分
南疆
北疆
東疆
疆內與內地
城市
東突厥斯坦
中國突厥斯坦
政治
中國共產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民族和宗教
獨立運動
再教育營
三股勢力
經濟
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帶一路
棉花產業
西部大開發
對口援疆
新建集團
經濟特區
霍爾果斯經濟特區
喀什經濟特區
文化
音樂
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
蘭新鐵路
蘭新客運專線
南疆鐵路
北疆鐵路
精伊霍鐵路
奎北鐵路
烏將鐵路
哈羅鐵路
喀和鐵路
地理「三山夾兩盆」
阿爾泰山脈
準噶爾盆地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天山山脈
塔里木盆地
塔克拉瑪干沙漠
崑崙山脈
其它宏觀地形
吐魯番盆地
艾丁湖
伊犁河谷
伊犁河
昭蘇盆地
特克斯谷地
果子溝
帕米爾高原
天山山脈
崑崙山脈
興都庫什山脈
喀喇崑崙山脈
羅布泊
塔里木河
孔雀河
庫姆塔格沙漠
交通聯絡孔道
河西走廊
教育
新疆大學
新疆農業大學
新疆醫科大學
新疆師範大學
新疆財經大學
石河子大學
塔里木大學
新疆藝術學院
新疆工程學院
新疆警察學院
新疆科技學院
新疆理工學院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
喀什大學
伊犁師範大學
昌吉學院
新疆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新疆天山職業技術大學
石河子大學科技學院
飲食
饢
油塔子
抓飯
烤包子
烤串
大盤雞
饊子
羊湯
旅遊
火焰山
交河故城
高昌故城
喀拉庫勒湖
克孜爾千佛洞
尼雅遺址
山口在國界哈薩克斯坦
阿拉山口
吉爾吉斯斯坦
別迭里山口
伊爾克什坦口岸
吐爾尕特山口
塔吉克斯坦
排依克山口
闊勒買口岸
納茲塔什山口
烏孜別里山口
阿富汗
瓦根基達坂
托克滿蘇達板
巴基斯坦
紅其拉甫口岸
基里克達坂
明鐵蓋達坂
木斯塔山口
印度
Indira Col(英語:Indira Col)
喀喇崑崙山口
空喀山口
山口在境內
迪拉山口
印地他什達坂
鐵門關
柯克阿特達坂(黑卡子達坂)
麻扎達坂(賽力亞克達坂)
木扎爾特達坂
桑株達坂
分類 共享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