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背姜子牙800步周朝800年,为何不多背几步?因为他犯了个错

周文王背姜子牙800步周朝800年,为何不多背几步?因为他犯了个错

在奴隶制社会,贵族对自己的领地有绝对统治权,纣王的胡作非为让他们很不满,这就给了姬昌和周国扩张势力的机会。

姬昌的父亲在位时就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和戎狄部落打了不少仗。纣王后来察觉到威胁,把姬昌召到殷都软禁起来。姬发继承爵位后,表面上和纣王和解,心里却一直在等机会取而代之。

他延续父亲的政策,推行仁政,尤其在农业、土地分配和税收上做了改革。

姬发给农民分土地,让他们自主耕种,税赋只收九分之一,做生意也不征税。老百姓的生活好了,财富慢慢积累,社会也安定下来。

姬发还广纳贤才,伯夷、叔齐这些有本事的人都来投靠,后来成了西周的功臣。在这些贤才里,姜子牙的辅佐最关键。

姜子牙老家在今天的河南南阳,那时候叫吕地。他祖辈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得到封地,到他这一代却成了平民。家里不富裕,姜子牙年轻时做过屠夫,卖过酒,日子过得不容易。

姜子牙学问渊博,曾短暂给纣王做事,见纣王昏庸就离开了,一直找机会施展才华。

直到七十二岁那年,姜子牙在渭水河边遇到了姬昌。传说他每天在渭水边钓鱼,其实是在等有缘人,这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由来。

姬昌外出狩猎前占卜,卦象说会遇到能帮他成就霸业的贤臣。到了渭水边,果然见到这位白发老人。两人一聊,姬昌发现姜子牙很有才智,立刻请他当太师辅佐自己。

姜子牙想考验姬昌,让他背着自己走。换作别人恐怕早就发火了,姬昌却不一样。他平时能亲自下田帮老百姓耕种,二话不说就背起姜子牙。虽然中途走错了方向,还是坚持走了八百步。

姜子牙笑着说:“你背我走八百步,我保周国存八百年。”后来果然应验,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到前256年东周灭亡,差不多七百九十年,离八百年很近。

有了姜子牙辅佐,周国发生了大变化。姬昌从纣王那里被放回来后,姜子牙帮他谋划推翻暴政。他们用仁政治理国家,发展军事,收服周边部落。

周国政治清明,老百姓都拥护。姬昌去世后,姜子牙继续辅佐周武王姬发。

纣王杀了比干,诸侯们都很不满。姜子牙觉得时机到了,建议姬发起义。姬发率领三千勇士和四万多甲士,发动了牧野之战。战场上,纣王的部队纷纷倒戈,他成了孤家寡人,最后自焚而死。商朝灭亡,西周正式建立。

姜子牙不仅辅佐西周兴起,还活到了一百三十九岁。后世把他神化,不光因为他活得久,更因为他对中国历史的巨大贡献。

姬昌的仁政和姜子牙的谋略,让周国一步步强大起来。他们懂得民心的重要性,不像纣王那样失道寡助。

那个“背八百步得八百年”的传说,其实象征着统治者对贤才的尊重,对百姓的仁爱。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正是西周能延续近八百年的根本原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