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适!熊猫居然也有档案?

巴适!熊猫居然也有档案?

Vol.01

一、野生大熊猫遗传档案

早在2015年,四川省就开启了野生大熊猫遗传档案库建设,旨在掌握野生大熊猫更为详细的种群、个体信息,实现大熊猫“保护到只”。时任四川省林业厅野保站副站长古晓东说:“不可能获取每个熊猫的血液样本,因此建立遗传档案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收集粪便获取熊猫个体的DNA数据。”这个过程虽然漫长无比,却意义非凡。

至2017年5月22日,四川栖息的1300多只野生大熊猫中,已有300多只拥有了自己的遗传档案。调查人员在保护区及周边布设监测线路,他们根据竹子的分布、大熊猫新鲜采食痕迹及生活习性等,对大熊猫的野外生活痕迹进行监测和收集。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人员基本摸清了100多只野生大熊猫的DNA数据,建立了遗传档案。而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于2016年完成了30多只野生大熊猫的数据收集。

今年10月12日,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举行了新闻通气会,介绍有关情况。会上,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总规划师王鸿加介绍说,四川印发《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科研指导意见》,建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遗传数据平台,掌握了500余只大熊猫的DNA档案信息。

Vol.02

二、档案见证大熊猫·实践总结

2018年四川省档案局编辑出版了《档案见证•大熊猫》,该书采用了300多幅档案图片介绍大熊猫的前世今生、繁育生长、保护研究、文化交流,立体展现大熊猫的起源、生长、科研、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四川省方志处也出版了相关研究记录——《方志四川•大熊猫篇》,用声音记录历史,用耳朵了解四川,沿着150年来科学发现大熊猫的足迹,共同寻访四川从发现大熊猫到科学保护大熊猫的点滴故事。其中涉及范围广泛,如第三十章便是大熊猫健康治疗专题,根据成都动物园、北京动物园、卧龙自然保护区等单位对野外和圈养大熊猫疾病情况的统计研究介绍了癫痫、肺炎、营养不良综合症等常见病以及治疗方法,这部作品无论是科普还是实践,都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作用。

各类大熊猫基地往往也会有自己的熊猫档案。如凤凰中华大熊猫苑便专设一栏介绍园内每一只大熊猫的具体情况。

每一只大熊猫背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Vol.03

三、大熊猫光影档案中心

大熊猫这么可爱的“小动物”怎么能只停留在平面上呢,于是,他们决定,建一个光影档案中心!2020年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与峨眉电影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建设全国首个大熊猫光影档案中心,并在影视作品创制、大熊猫文化品牌建设、数字林草建设、生态文化宣传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大熊猫光影档案中心计划建在峨影沉浸式电影博物馆内,将大熊猫自发现以来的电影、电视等各类音频、视频资料以及书籍、画册等资料进行收集展陈。此外,双方还将在峨眉电影4K超高清频道共同筹建“熊猫数字频道”。

大熊猫是引领全球自然保护的旗舰物种,也是最具国际影响的中国文化象征之一,而四川是作为大熊猫的故乡,是大熊猫最核心的分布区,是大熊猫保护科研的前沿阵地,打造大熊猫“IP”,四川既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此次建设光影档案中心,旨在通过自然、科学与艺术的碰撞,挖掘大熊猫的丰富内涵,塑造大熊猫的国际形象,让大熊猫文化在全世界范围更好地传播。

- Our Stories Continue -

大熊猫可不止卖萌,它是国宝,是象征,也是我们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提起大熊猫,别再只知道“黑眼圈”,去看看熊猫档案涨涨知识吧~

编辑: 王亦婷 | 校对:刘亚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

👇

【参考学习】如何延长纸质档案的保存寿命

干货 | 如何做好照片档案整理工作?

【建议收藏】国家档案局1-19号令汇总

最新发布|12项行业标准官方行业标准库已收录

最新发布|12项行业标准官方行业标准库已收录

据统计,99%的档案人都关注了这个公众号

👇

期待你的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