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酱香型白酒工艺中的“糙沙”吗,今天一起聊聊 (平坝1981)

你知道酱香型白酒工艺中的“糙沙”吗,今天一起聊聊 (平坝1981)

蒸酒蒸粮将下沙酒醅与糙沙粮粉拌匀,装甑,混蒸。首次蒸得的酒称生沙酒,出酒率较低,而且生涩味重,生沙酒经稀释后全部泼回糙沙的酒醅,重新参与发酵。这一操作称以酒养窖或以酒养醅。混蒸时间需达4~5h,保证糊化柔熟

下窖发酵 把蒸熟的料醅扬凉,加曲拌匀,堆集发酵,工艺操作与生沙酒相同,然后下窖发酵。应当说明,酱香型白酒每年只投两次料,即下沙和糙沙各一次,以后六个轮次不再投入新料,只将酒醅反复发酵和蒸酒。

蒸糙沙酒 糙沙酒醅发酵时要注意品温、酸度、酒度的变化情况。发酵一个月后,即可开窖蒸酒(烤酒)。因为窖容较大,要多次蒸馏才能把窖内酒醅全部蒸完。为了减少酒分和香味物质的挥发损失,必须随起随蒸,当起到窖内最后一甑酒醅(也称香醅)时,应及时备好需回窖发酵并已堆集好的酒醅,待最后一甑香醅出窖后,立即将堆集酒醅入窖发酵。蒸酒时应轻撒匀上,见汽上甑,缓汽蒸馏,量质摘酒,分等存放。酱香型白酒的流酒温度控制较高,常在40℃以上,这也是它“三高”特点之一,即高温制曲、高温堆集、高温流酒。糙沙香醅蒸出的酒称为“糙沙酒”。酒质甜味好,但冲、生涩、酸味重,它是每年大生产周期中的第二轮酒,也是需要入库贮存的第一次原酒。糙沙酒头应单独贮存留作勾兑,酒尾可泼回酒醅重新发酵产香,这叫“回沙”。

.糙沙标准:

原料处理同下沙。不同:原料100%,粗康用量15%,大曲用量15%,量水相应减少。

红料加曲拌均匀后加入上轮的糟子进行配料,配糟体积比1:1.0-1.2(重量比1:3.0-3.5),,加曲,进行糙沙,加10-15度酒尾5%,拌和均匀,收成1.5米宽、1.0米厚、长度不定的条型状,堆积24小时,升温到40-50℃拌和均匀,泼入下沙酒,拌和均匀,入窖,边入边踩。回沙8甑摊凉后加曲和酵母,堆积;入完糙沙后入回沙;入回沙8甑。

入池条件:

A.糙沙(入酸1.0-1.8Hmmol/10g;淀粉14.0-20.0%;水分55.0-60.0%;温度30-35℃)。

B.回沙(入温30-35℃;酸度1.5-2.5Hmmol/10g;水分58.0-62.0%;淀粉8.0-14.0%)。

C.翻沙不作要求,自然入池。

发酵:封窖皮泥,盖上塑料布,检测升温,作好升温曲线,发酵30天。

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占投料总量的50%。为了保证酒质的纯净,酱香型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不加辅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细来调节。

平坝酒厂的生产用粮主要为:糯高粱、小麦和糯米。其中用量最大的是糯高梁,过去主要从北方采购,由于战线较长,在高梁的采购质量控制和及时供货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近年来,随着当地农业的迅猛发展,土地集约化经营趋势日趋成熟,为提高酿酒用粮的质量标准和产量供给,带动当地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平坝酒厂与当地农户签订了近万亩糯高梁种植合同,目前糯高梁长势喜人。

品名:平坝·1981

度数:53%vol

净含量:500ml

香型:酱香型白酒

原料:高粱、小麦、水

产自:贵州省平坝酒厂

传统古法酿造,红粱、小麦、珍珠泉水为原料,匠心酿造,始终如一。携一身东方红色底蕴的平坝·1981酱香酒,经古法打磨,采独特工艺,佳酿蕴育醇香,入口柔和、酱香突出、味长尾净。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