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限价的利弊权衡 最近全国口罩短缺,全国各地有地方出了限价的政策,有地方虽然没出,但是举报对商家已经带来了比较大的风险,隐性上提供了管制。...

口罩限价的利弊权衡 最近全国口罩短缺,全国各地有地方出了限价的政策,有地方虽然没出,但是举报对商家已经带来了比较大的风险,隐性上提供了管制。...

来源:雪球App,作者: 尖峰JEFF,(https://xueqiu.com/6852572880/140118208)

最近全国口罩短缺,全国各地有地方出了限价的政策,有地方虽然没出,但是举报对商家已经带来了比较大的风险,隐性上提供了管制。对于价格管制的问题,很多经济学家都有论述,薛兆丰也因此被骂。可是我们想想,我们在说别人书呆子为富人站台的时候我们有几个真正了解其中的原理,我们在批判进化论错误的时候有几个人真正通读过《物种起源》。在我看来,任何观点不管正确与否,不同的观点首先带来了不同的角度没有直观恶意,对国家总体是有利的。这个问题我也经常和朋友聊,今天恰好又聊到,谈谈我对这个话题的理解。

关于这个话题我会先阐述主流的经济学论点,在对一些争议和其他观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讨论,我本人是支持价格管制弊大于利的,文章会尽量考虑全面的分析讨论。希望球友能仔细阅读文章,理性交流讨论。如果是扣帽子或者看了标题直接喷,我不会回复,谢谢~

价格管制加剧短缺的基本原理

准确的说是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会加剧短缺,高于是过剩。什么意思,举例简单说下

如图,上面中,斜向右下的是需求线,代表口罩的价格越高需求越少,斜向右上是供给线,代表价格越高,供给越多,15是假设的均衡价格(15只是举例,别纠结数字多少),市场在15的时候刚好供需满足。如果没到15比如20,那么供大于求,市场无形的手就会有动力修复到15元。现在,我们人为不允许口罩卖15只能卖10元,那么口罩在10元的供给只有1000,而在均衡价格的时候可能有1500左右,但是需求量却有2000,那么如图所示,中间的1000就是短缺。显然,不限价的时候能维持1500左右的供给,限价后供给只有1000,但是人们买这1000更便宜了,也不完全是没有一些得到,这个原理其实不难理解,很多年前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就提出价格管制(他原话是说租金管制)是“所有经济学问题中最容易理解的,并且在经济学家眼中争议也是最小的”。

用现实中怎么通俗的理解呢?

相当于本来口罩的产能是1000,那么降价也不会影响产能,而降价却让口罩的厂家有了一个负激励(人们会说雷锋很多,等下讨论这个话题),导致口罩的产能减少。最终我们看看我们的权衡是什么,

一边是多让更多的人拥有口罩,但是价格更高可能只有愿意出更高价的人拥有口罩,

另一边是让更少的人拥有口罩,但是让这些拥有的人有更低的价格!

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解决短缺,那么权衡的重心应该就是供给而不是价格。如果我们重点是社会理解和稳定,我们也许就应该重心在价格。

从国际历史来看,德国之前执行价格管制,物资匮乏,政府放开价格管制后,商品爆发增长,经济繁荣,囤货现象减少,开始交易。这个话题其实解释了计划经济为什么失败,很多人都知道计划经济失败了,却没有真正理解效率和市场经济无形的手的根本调节机制。以上讨论的是静态的情况,接下来继续聊聊激励和供给需求线的移动。

关于奸商和道德问题以及供给需求线的移动人们说不应该让奸商得逞,这是道德问题。的确,发国难财在情理上难以接受,但是我们想一个问题,多少的价格是高?多少的价格能覆盖越来越高的成本?世界上是不是都是雷锋,有多少雷锋?要我来说,用补贴商家而不是限价的方法会更好的解决供应的问题,因为他不影响流动性和激励。

关于捐赠,我是这样看的,只有当捐赠是完全自发自愿的情况下,捐赠才发挥了最大的价值,因为他不损害激励,也不损害广义的生产者剩余(之所以广义我意思是包含非金钱甚至是心理上的利益)。而道德绑架的捐赠对社会和经济是有害的。我们应该鼓励大家做好事,但是这个世界就是有人不做好事,如果双管齐下,一边有人做好事,一边有人为利益做事,显然更好。

如图所示,疫情导致口罩在特定价格下需求增加,需求线上移。达到新的均衡,新均衡虽然有更高的价格,但是有更大的产量。具体现实来看,目前一些地区还有一半的口罩厂并没有复工,也就是供给完全没有饱和,如果利益足够,他们复工会拦都拦不住,给5倍工资,给10倍工资。实际上靠道德驱使人们做事是很难的,但是靠利益却容易太多太多。(思考下为什么几十年前鼓励义务劳动失败了)发国难财的初衷不好,但是他就和股市的投机者一样,实实在在的为经济提供了效率。

有人激进的反驳会说,下次你如果落水了,最好有人给你谈好价格再救你。的确,我们不鼓励这种人命关天的趁人之危,但是准确的举例是这样的,他是给你谈好价格再救你,还是直接走开?价格管制就是让这些唯利是图的人直接走开,却害了落水的人。(除非有无限多的活雷锋,但是活雷锋的增多本身就让高价变得不可能,要知道,之所以有高价,就是因为高价有市场有需求有价值而活雷锋不够)

供给的弹性和可激励和社会效用我在和朋友讨论这点的时候,经常会说供给必须要可被激励这种管制才没有必要,这可能是一个前提,为什么呢,看图

当/供给缺乏弹性的时候,需求的变动对供给的激励很小,这个时候可能会有新的权衡取舍问题。通俗来讲就是如果产量无论怎么激励因为一些物理上或者客观上的一些原因都无法增加,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在一点点好处和社会公平效用下做出权衡。没有绝对的生命第一或者刚需,任何事情都有取舍,不然我们应该不出门或者做坦克出门以免被车撞死。实际上当供给非常缺乏弹性的时候,价格管制也会有一些腐败,灰色市场等负面影响和损失,但是可能这样做的合理性会更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可能会支持价格管制以确保每个人都有相对平等的机会(为什么用可能,因为里面还有很多讨论空间)。但是口罩目前的情况,属于充分竞争,不存在垄断或者不可激励的情况,如果我们考虑社会的不理解,放开管制然后去补贴商家利益可能会是好的选择。

其他一些问题和争议售价太高本来不合理?

可是多高的售价又是合理的?谁来规定?市场的高价可不是卖价而是成交价,如果卖价不合理,那么他会降价,而且低价比高价面临更大的道德风险。

要考虑社会问题

有一定道理,这就是我刚才讲过的问题。经济学考虑的是在理性人的假设下怎样让社会福利最大化,但是实际中政府实践中应该考虑人性,考虑知识面的理解困难和一些执行的难度,也可能涉及利益和理解偏差。所以我支持供给如果极度缺乏弹性可能应该管制,因为当一个社会如果只是极少部分人得利的时候,即使是合理的也可能会出问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可能是社会效用最大的办法。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国家越来越好,欢迎大家理性讨论交流,谢谢~

--------------------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不明真相的群众 @Will的随笔记

相关数据